台州自闭症,台州孤独症,台州感统训练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课程设置 > 课程设置

儿童健康发展中心课程设置:


中心开设个训、感觉统合、多感官、奥尔夫音乐、社交游戏、认知语言、精细操作、个人工作系统操作等。

1、个训 

个别化训练课简称“个训课”每个儿童都有其自身特点,在康复训练之前需要进行专业化的能力测评,以便根据每个儿童实际的、具体的能力,针对儿童各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制定合理的个别化训练计划IEP。在对儿童进行一对一针对性的全面教学时,不断激发其潜能、突出其个性优势,并使其薄弱的方面得到相应的提高,逐渐提升其整体能力。

个训课是特殊儿童康复的基础性训练,以提高儿童各方面的能力为目的,如注意力、配合力、模仿力、认知理解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2感统课:

统失调的表现

感统失调会导致四肢活动不协调、视、听、触等感觉发生障碍,触觉失调如不喜欢别人的碰触、胆子小、不敢与别人接触、玩闹、表现孤僻、喜欢一个人自娱自乐、喜欢咬手指甲、容易哭闹、对外界反应速度灵敏等。视觉失调如无法正常阅读、读书容易跳行跳字、看字容易颠倒等在视觉方面表现出异常。听觉方面失调如经常忘记别人说过的话、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别人的话反应慢一拍或者对别人的言语不做反应。平衡方面失调表现出单脚站立不稳定、容易跌倒、做路容易走斜、对别人有攻击性、动手能力差、具有一定的选择困难等

针对儿童缺乏的运动技能,设计活动项目,通过对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前庭平衡感等感知觉能力的训练,建立儿童神经系统畅通的感觉通道,提高儿童注意力,加强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儿童遵守活动常规的能力,进而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加快其社会化进程。    

项目简介及其作用:

滑梯: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滑梯两侧用力向下滑,滑下时双臂朝前伸展,双腿并拢头抬高。强烈刺激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滑板爬: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作功能积极发展。

插棍:俯卧在网缆中,头部抬高向前,指导者协助前后摆动,让孩子在摆动中用双手从左至右,从上往下按次序插棍。强化前庭刺激及作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

脚步器:走动时自然放松,身体正直,全身协调,注意力集中。促进和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帮助孩子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协调性,提高孩子注意力和观察力。

蹦床:让孩子站在跳跳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来时,膝盖弯曲,脚后跟踢至臀部。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讯息,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企划不足。

S形平衡木:将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让孩子站在平衡木上,双手平伸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走。有助于孩子本体感觉的建立和身体平衡能力的加强。

羊角球:让孩子坐在球上,双手紧握着手把,身体屈曲,向前跳动。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

平衡台: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衡台上,用双手做拍球等运动,并保持身体的平衡。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圆筒吊缆:孩子屈曲身体,用手紧抱圆筒并保持身体平衡,做前后左右大回转。促进身体协调以及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

圆木马吊缆:让孩子俯卧在圆木马上,双手紧握吊缆,前后左右摆动。促进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功能。

袋鼠跳: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讯息。

独脚椅:坐在独脚椅上,手平伸,双脚交叉踢高或单脚连续踢,身体保持平衡。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力感,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趴地推球:趴在地上,球摆放在面前,离墙壁3050公分,手臂抬起,然后推球。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以及身体协调能力。

阳光隧道:让孩子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可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并调节前庭感觉。

圆形滑车:附拉绳,可坐、卧、站各种姿态,并可作团体游戏。训练儿童前庭平衡,视觉阅读能力。

触觉球:球面有特殊设计软质颗粒,并含有香味,游戏中提供了丰富的触觉和嗅觉刺激,稳定情绪。

滚筒:俯卧和站立在滚筒上面的平衡游戏,可以通过强化固有感觉来提高儿童姿势的平衡掌握能力,在完成规定目标的努力过程中,也可以强化高度运动企划能力。

大陀螺:对固有--前庭感觉的输入和调整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平衡和姿势的健全发展。练习在旋转中针对固有目标的行为,可以强化前庭--视觉间的协调,对身体位置、视觉空间及眼球转动的控制帮助较大,并可有效地养成高度运动企划能力。

脚踏车:脚踏车上随意前进和后退,可促进全身肌肉的协调发展,训练动作的控制能力。扶手拆下后踩踏,能够刺激前庭平衡的发展,建立本体感和加强身体平衡能力,从而提升学习专注力。


3、多感官康复训练:

多感官训练为儿童体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刺激,减缓不正常张力变化、减低焦虑不安的情绪,削弱不适应性行为、提升注意力、加强人际互动等。多感官训练室通过提供舒适的环境的活动,帮助困难儿童减少心理压力,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籍此协助开发儿童的潜能。

配有国内外先进的多感官设备:音乐水柱、手掌感知声光游戏箱、熊猫光纤帘、七彩荧光画板、儿童互动声光游戏波波池、声乐滑坡、感知运动训练系统、无线互动音色魔方组合等等。


4、奥尔夫音乐治疗: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是当今世界著名、影响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这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重视体感,以节奏为基础,以综合性、参与性、创造性和互动性为基本原理,对特殊儿童的康复治疗很有帮助。

1)、提高患儿的参与能力和主动性;

2)、培养患儿的专注力;

3)、培养患儿的听力;

4)、培养患儿的感知觉能力;

5)、培养患儿的模仿能力。


5社交游戏课:

结合PCI”游戏介入法和“地板时光”等教学法,提高患儿沟通技能、游戏技能、社交技能和自立技能。

1)、激发患儿的自我言语,促进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更清楚的认识;

2)、调整患儿消极情感,建立积极情感的途径,也是他们表露发泄情感的渠道;

3)、以其娱乐性、趣味性激起患儿良好的情绪和积极从事活动的力量,给他们带来舒适、愉悦,并能从中体验各种情绪情感。


6、认知语言课:

语言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突出的特征之一,也是父母要急于解决的问题,因此语言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康复内容。早期语言训练的重点是促进患儿的自发性语言,同时大限度地扩大交往范围和能力,帮助患儿应用训练的成果。在训练过程中,要利用一切机会应用能听懂的语言和他们交往。唱儿歌、讲简单和有趣的故事均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

1.语言训练的六大原则:
1)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的原则。
2)示范与模仿相结合的原则。
3)先发展理解性语言,再发展表达性语言的原则。
4)循序渐进的原则。
5)精选语言范例的原则。
6)多重复、少纠正的原则。

2.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过程

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为一个复杂且又长期的过程,一般的训练有如下阶段:
1)模仿动作(训练视觉注意力)
2)听口令做动作(视觉与听觉的配合) 
3)叫名字反应(训练听觉注意力)
4)强化发音
5)仿说单音
6)仿说单字
7)仿说单词
8)仿说句子
9)主动说话
10)练习简答
11)使用人称代名词
12)简单对答
13)叙述
 3.语言训练的方法和意义

语言障碍儿童对词的理解和运用非常有限,尽管他们会发出该词的音,但他不一定懂得该词的意义。因此,在对他们说出该词的时候尽量运用具体、形象的物体或具体的动作、行为演示给他看,同时带他们反复发出该词的音,让他们看到动作、效果,这样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7、精细

儿童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促进患儿手眼协调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培养精细操作的灵活性、准确性,为将来的生活自理和学习打好基础。童由于脑部发育迟缓,精细动作发展不良, 手部力量、协调性及灵巧度都不足, 手眼协调能力较差,影响他们生活能力的发展。精细动作训练可以丰富他们对事物属性的感知和认知,从而提高思维水平。我们要在他们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掌握抓、握、拍、打、叩、敲、击打、挖、写、画等动作,培养手的灵活性、准确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为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精细动作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力等多方面心理活动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精细训练的目的:提高双手协调、手眼协调、提升专注力、促进大脑发育。


8、个人操作系统:

通过结构化教学法的各个要素,根据每位患儿的不同能力,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人工作系统,建立患儿有开始工作、继续做下一项工作、完成工作的概念;建立患儿顺序工作的习惯,使他们在有固定规律的模式下学习,从而增强其专注力,培养其学习动机及改善其独立生活技能。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电话:15967678980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南城街道康体路9号

邮箱:806662096@qq.com

网址:www.tzlgkf.cn

在线留言Leave message